商业秘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它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商业秘密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所以一旦泄露,就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试从商业秘密泄露的途径入手,来谈一下如何有效地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
实践中,商业秘密泄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员流动。人才流动是企业内部泄露商业秘密的重要途径,目前已经发生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人才流动引起的。这里既包括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原企业的人才和秘密,也包括通过正常途径引进人才,但该人才不正当地使用了原企业的商业秘密。
2、销售泄密。销售人员为了推销产品,对产品作过于详尽的介绍和解剖,使客户得以通过反向工程获知企业的技术秘密。
3、兼职泄密。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一些在城市大企业中掌握着本单位商业秘密的科研技术人员兼职到乡镇企业做“周末工程师”,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进行有偿服务,造成本企业商业秘密泄露。
4、展览泄密。在展销会上,对自己产品的技术特点、优良性、独特性展示过多,被竞争对手了解了产品的机密。
5、参观泄密。企业在专家考察、客户参观时,将他们带到企业关键部门,被混在其中的商业间谍得手。
6、发表学术论文泄密。在技术人员、学者发表学术文章时,没有把好出版保密审查这一关,导致技术秘密泄露。
7、合作过程中泄密。企业在与第三人合作过程中,由于没有签订保密协议或第三方没能很好地履行保密协议,造成商业秘密的泄露。
商业秘密泄露的途径有多种,但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保密意识不强,二是保密措施不力。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保密措施的要求并不严格。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要求权利人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关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问题的答复》中又对“合理的保密措施”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只要权利人提出了保密要求,商业秘密权利人的职工或与商业秘密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他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存在商业秘密,即为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
但是,对企业来说,采取严格、周密、合理的保密措施对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可从以下方面考虑,确立本单位的保密方案。
1、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商业秘密的认定和调整,制定并监督各项保密制度的执行,负责本单位在经济活动、技术开发与转让、合资、合作等工作中商业秘密的管理、保护等。
2、健全保密规章制度。
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商业秘密认定办法》、《商业秘密管理奖惩办法》、《商业秘密收发、使用、销毁管理办法》、《会议保密、对外接待保密管理办法》等保密制度。建立完善企业的保密制度,不仅有利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有利于职工的执行,同时也是企业采取了合理保密措施的直接体现,证明了企业商业秘密的存在,有利于在诉讼中举证。
3、完善物理性保密措施。
①设立特别保密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建立相应的电子监控系统、防盗系统等;
②重要的文件资料由专门的保密机构保管,保险柜、保密室符合相应的防盗标准;
③对秘密的原材料不标注成份,以企业内部符号代表;
④加强对计算机的保密措施,对数据和软件加密,使用防毒软件和硬件等;
⑤对废弃物采取妥善处理,防止从最后一道环节泄露企业机密。
4、签订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和认定。通过企业内部保密协议,将保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从经理到技术人员,再到秘密资料管理人员,层层落实保密责任,使相关义务人明确在本企业和离开本企业后自己所承担的保密义务,以及违背保密义务的法律后果。
企业因共同研究、合作、许可使用等原因,要向第三人披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在披露之前,应先签订保密协议。这样,不仅可以从法律上约束第三人的行为,而且一旦日后发生纠纷,该协议也是权利人采取了合理保密措施和第三人违约的直接证据。
5、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保密措施
①对重要技术人员给予高薪高职,产品配方只由重要技术人员掌握,各车间的技术人员只了解本车间的原料配方,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整体商业秘密的泄露;
②配料异地生产。将配方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关键原料采用不同产地生产的方法,以防止泄密;
③加强对贸易往来过程中的传真、信件等的管理,由专人负责拆看、传送,防止信函往来中泄露商业秘密。
以上保密措施,供企业参考。
总之,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保密措施,使之达到: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然而,需要提醒企业的是,制定保密措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措施的落实,要做到严格遵章执行,不折不扣,否则,再完善的措施也不过是流于形式。